到底什么是翡翠三十二万种

亲爱的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翡翠快爆,你不知道的翡翠三十二万种,马上揭晓。“三十二万种”是一个美丽的谜。北京玉器厂的王树森是全国最著名的玉雕大师之一。他是全国人大代表。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还是学徒时就听说一块玉料号称“三十二万种”,是块无价宝,后来失踪了。他曾在几届人大代表会上多次提及这块宝物。王老先生说,如生前未能见此宝石,将死不瞑目。20世纪80年代初,某部队仓库角落发现四块玉料,部队的人不懂,请北京玉器厂的人来看,王树森看后惊呆了,禁不住流下两行热泪。这正是他曾多次提及的无价宝—号称“三十二万种”的翡翠毛料。经中央指示,轻工部过问此事,当时的轻工部组织了北京玉器厂著名优秀艺人成立了一个班子,由王老先生亲自领导,此任务代号为“86工程”。四块原本是一整块的玉料已经剖开,大小不等,1号逾kg,2号逾kg3号逾kg,4号为78kg。对四块材料进行三年之久精心设计定稿,最终报轻工部,经国务院批准后开始进行制作。材料于年11月9日进厂,直到年7月5日正式投入制作。年岁末,四件翡翠工艺品在北京市玉器厂正式完工。四件作品分别取名为:1号《岱岳奇观》,传统山子造型,泰山观日出,画意浓厚;2号《含香聚瑞》,北京传统特色,西番薄胎做工,工艺精美;3号《群芳览胜》,以花篮为造型,传统工艺与创新形式美相结合:4号《四海腾欢》大型浮雕插屏,上雕九龙翻江倒海,气势宏大,一片欢腾景象。但王树森在研究材料时,发觉“三十二万种”当时应解为5块(或许6块,一块制作成颐和园珍品库收藏的一对插屏),而缺了一块,缺的这一块,正是这一整块重达千余千克翡翠的最精华部位。那么什么时候缺了一块呢?缺的这一块又到哪里去了呢?这还是一个谜。据称,后来他在上海偶得一张已泛黄的老照片,是民国时期雕琢的翡翠方鼎,形仿彝器,古朴端庄而凝重,照片背后标有名称、详细尺寸及所用玉料。上面赫然写着“三十二万石作”!此方鼎,不在国内,流失到海外的可能性较大,现方鼎的主人可能也不知是“三十二万种”石。如果能拿来和四件作品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答案。岱岳奇观以东岳泰山的主要景观为题材,雕刻琢磨而成的摆件是一块高78cm、宽83cm、厚50cm,重.8kg的巨大翡翠。由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它采用了套料工艺将一块高66cm、宽48cm、厚36cm的绝好美玉,制作成高78cm、宽65cm厚39.5cm的花熏。群芳览胜是四件翡翠国宝之一,由高祥主创设计现珍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它用传统套环技法琢出提梁和两条各有32个环的活动链子,将从篮体中掏出的玉料琢成各种花枝,插嵌篮中。花篮局部的牡丹、菊花、玉兰花、月季、山菊、悬崖菊、萱草花等花卉构图优美,花型豪放;插嵌的茶花、梅花、海棠、牡丹花蕾点缀其中;花卉、枝叶舒展优美,呈现百花争艳、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海腾欢与岱岳奇观、含香聚瑞、群芳览胜并称四大翡翠国宝,现珍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整个插屏高74cm、宽cm、厚18cm,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所用的原料重77.8kg,呈扁长方形,最厚处为8cm,质地色泽很好,绿色多而密,晶莹而透亮。由于原料质地优良,极为难得,所以艺术家们将它设计为插屏,经过极其精密的测算,将扁长方形、厚仅8cm的翡翠平均剖为4片,除去0.8cm的损耗外,每片翡翠的厚度为1.8cm,达到了最佳程度,充分表现了翡翠质地、色泽的美。艺术家们将4片厚1.8cm的翡翠采取左右对称的手法,拼合为一块大插屏,比原来的材料大了倍,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翡翠晶莹透绿的质地美。在拼合后,整件作品不仅平整,而且在接缝处平直一致,基本严丝合缝。亲爱的朋友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文章整理不易,希望我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这么有耐心看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