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电场,
究竟来自哪里,强度有多大?
ELECTRICFIELD
地球周围覆盖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下界面距地面平均高度约80千米,电离层相对地面存在高达数千千伏的电势差,该电势差在电离层与地面之间产生巨大的电场,其方向指向地面,强度随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离地面的高度而变。大气观测结果表明,大气电场的强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在10千米高空的晴天电场强度仅为地面值的3%,大气电场按天气状况可分为晴天电场和扰动天气电场。
与抽象的大气电场不同的是,生活中会有各种静电现象,这些现象同样是电场存在的表现。在干燥的秋冬季节,当你脱下毛线衣、毛料衣或尼龙、涤纶类化纤衣服,以及从床上拉起含化纤的被罩时,就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响声。在晚上同时还可以看到闪烁的火花。不仅如此,当手指触及门把、水龙头、椅背等金属器物或两人相互触及时都有放电刺痛感;工人在纺织化纤时,手触纺线也有触电感,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
电的使用是我们生活环境中工频电场(50/60Hz频率)的主要来源。根据研究,在没有电的偏远地区,自然界由大气和字宙源产生的工频电场典型水平仅为0.V/m左右。而在有电使用的、公众可到达的户外场所,工频电场水平约从1V/m到12kV/m,较高的工频电场多出现在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周围。此外,变电站、房屋的室内外布线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周围都有人工电场的存在。
在公众生活环境诸多人工电场源中,受到公众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