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东北农村18岁少女498元巨资

主治白癜风疾病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东北乡下一位少女斥巨资元买了一台锁边机——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对42年前的元几乎没概念、元怎么就成了巨资?即便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不大好解释,元在年的时候是一个什么级别。关于此,因为参照系的不同,网上有多种算法,在此,不妨选择以GDP作为参照系的算法,了解一下42年前的是怎样的一笔“巨资”——年中国经济并不算好,当年的GDP只有.6亿元,而年中国GDP达到了亿元,40年时间增长了倍左右,如果从GDP增长量对比的话,那么年的元就相当于现在的00元。当然这种对比方式比较粗糙,毕竟GDP在增长,国内的M2(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也在增长,年国内的M2为.1亿元,而年国内的M2已经达到了.65万亿元,整整增长了倍,如果从这对比的话,那么年的元就相当于现在的00元。年的元,相当于现在的60多万元!尽管我们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但60多万元对于绝大多数家庭,依然是一笔巨款。回到年,回到当时的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今东港市)十字街公社(今十字街镇)安全大队(今安全村),18岁少女尹淑兰便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的事情,斥巨资元买了一台锁边机!此前的年,她已经花了将近元买了一台缝纫机——二者相加,尹淑兰就是村里的超级富豪。这还不够全面和准确,放眼当时的东北地区,无论城乡,个人能够两次拿出巨款购置缝纫设备的,都是凤毛麟角!18岁少女的缝纫人生,就这么传奇地开始了。尹淑兰在做缝纫活儿一晃42年过去,东沟县早就被东港市的名称替代,缝纫机少女已经成了缝纫机奶奶,但当初斥“巨资”购置的锁边机还在,连同那台更早的缝纫机,以及看上去近似文物的缝纫剪子。尹淑兰用过的缝纫剪子,已经43岁“高龄”。“我上学晚,17岁才初中毕业,生产队干活的强度受不了,就去学缝纫技术。前前后后学了好几起儿。”年8月上旬闷热的上午,在自己的家中,60岁的尹顺兰一边熟练地操作“43岁”的缝纫机,一边讲述着自己的缝纫往事。尹淑兰42年前斥元巨资购买的锁边机如今,个人做缝纫的活儿,或许在城市不算稀奇,但至少在广大的东北农村,则基本处在绝迹的状态。尹淑兰刚学缝纫技术的时候,缝纫机在东北城乡都是高档设施,属于谈婚论嫁时的“三转一响”的范畴——三转: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一响:收音机。直到年代,缝纫机在东北农村家庭才渐渐多了起来,但也没到普及的程度。缝纫机多起来不到十年的光景,人们的穿着就进入了成衣时代,农村大大小小的缝纫店关门,家庭的缝纫机停摆并渐渐成为一种怀旧的摆设。但,尹淑兰的缝纫机依旧在转动。“我们家人穿的,偶尔也买成衣,但大多数是我亲手做的,样式都是我出门看到了回家琢磨出来的。现在买衣服一件三四百,我买面料顶多百八十,能省二三百。”尹淑兰自己做的衣服。尹淑兰的缝纫机还在转动,一方面方便了自家穿着,另一方面也方便了左邻右舍。时不时地,就有邻居上门,大到做一件衣服,小到改一下尺寸,甚至谁家老人故去所用的寿衣,尹淑兰都来者不拒。尹淑兰开门迎接来找她做缝纫活儿的邻居。尹淑兰在给邻居做缝纫活儿。除此之外,有一个习惯,尹淑兰已经坚持了20多年,那就是赶大集。赶大集收活儿送活儿,尹淑兰说,“上个大集收来的活儿,下个大集就得交工。一个地方不动,人家就过来拿了。一个大集间隔五天,大伙儿都知道,我得遵守时间交活儿。”图为尹淑兰在十字街大集做缝纫活儿。虽然尹淑兰居住的安全村九组距离十字街镇上的大集不算太远,但出村需要走3里多的土路,尤其赶上雨季浸泡,土路泥泞不堪,让已经61岁的尹淑兰每次都吃尽苦头。尽管如此,大集还是得赶,说白了就是守信用。“上个大集收来的活儿,下个大集就得把做好的衣服给人家。”所以,尹淑兰才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这条路赶快修好,否则,赶大集太难了。”不赶大集的日子,尹淑兰就在家里,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守着左邻右舍偶尔送来的缝纫活。虽然缝纫机已经不再担负帮助尹淑兰支撑养家糊口的重任,却依旧停不下来,究竟是因为什么?或许,可以从尹淑兰对于邻居的态度中寻找答案;或许,可以从尹淑兰执着地赶大集中寻找答案;或许,可以从尹淑兰珍藏的婚礼服中寻找答案。——那是一件蓝色毛料女式西装。36年前,尹淑兰穿上它做了新娘。36年前,毛料属于高档面料,毛料服装也是高档服装,穿上毛料中山装或西装结婚,几乎是那个时代新郎新娘的共同选择。与大多数新娘不同的是,尹淑兰的毛料婚礼服是自己做的。留有一件36年历史的衣服,一般是有收藏爱好的人之所为,或者是博物馆档案馆的业务范畴——但对于尹淑兰,这件衣服承载着她太多的情感记忆,象征着她太多的人生经历。同样,当别人家的缝纫机已经闲置成一种怀旧的摆设的时候,尹淑兰的缝纫机却一直没有停歇——她的双脚落在踏板上,缝纫机上的机械装置有节奏地转动起来——关于尹淑兰与缝纫机的故事,就这样不间断地转动出来,日日更新……再传奇的人生,终究都会归于平淡——唯有平淡,才显从容;唯有平淡,才会幸福。尹淑兰,正是如此。(棋簿紫/图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