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也就是满足群众的消费需要。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的消费,通常是指生活消费。
生产消费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所耗费的原材料,生产工具的消耗,通过这一定的投入,生产出产品。这种生产性的消费活动称之为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即所消费的粮食、衣服、住房、用品等。可以这样界定,凡是消费消费资料(包括消费服务)以实现人自身的再生活,就称之为生活消费。
不断重复出现的各种需要和人类个体为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是任何人类社会始终固有的。人们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及人们与之相应的活动是一切社会、社会生活的普遍的、基本的方面。这也就是要有维持人生活的物质资料,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需要的物资和服务。这就是生活消费的要义所在。
消费需要在社会需要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消费需要的满足,体现了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需要的内容不断扩大,消费品的供应愈加丰富多采,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大。
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研究消费需求将呈现怎样的变化,人们的消费发展的动向,在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各种动因对消费需要的影响,以调节消费需要,发展消费需要,预测消费需要,根据消费需要结构调整生产结构,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消费过程有二重性。人们消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劳务,来满足自己在各方面的需求。这种消费的过程具有自然过程的属性和社会过程的属性两个方面。日本学者宇野政宏从动态的角度对消费的需求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根据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和余暇时间这三个因素的量与质的综合考察,把消费需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衣、食、住、行为中心,其任务是扩大衣、食、住的数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第二阶段以生活环境为中心,对衣、食、住的需求在数量方面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质量也就有了大的提高,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扩大余暇时间的数量。
第三阶段以余暇时间为中心,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能充分追求生存的意义。这些就是消费过程中自然属性的显现。
人们的消费总是以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这些消费的方式和方法很大一部分是不由社会关系来决定的,是由其消费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些也是属于消费的自然属性的显现。
消费的社会属性,是说消费总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消费要受到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或制约,如消费品的生产和分配因消费者所处的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社会群体,而显现不同的消费关系,以及不同社会制度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的本质特征,均属于消费的社会属性。
从消费需求方面来讲消费者的需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复合。从纵的方向上,它是层层上升,从生理需求到社会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从横向方向上需求的种类繁多,表现为物资需求的种种和精神需求的方方面面。
当然在消费的需求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需求,有人说在市场的海洋里,消费者的需求,能够看得到的表面需求,像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般只占消费总的需求的10%,剩下的90%是潜在的需求。所以对于潜在的消费需求更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也是有着极其广阔的研究领域的,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题研究它。
消费结构和方式消费结构是指生活消费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总和。消费结构影响着国民经济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消费结构并随生产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影响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居民的收入水平、人口总量的构成、物价水平消费方式、消费政策等。
消费结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类。
首先,可以从消费资料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的层次来划分,人们的消费需要,最基本的层次是生存的需要,是维持生活劳动的简单再生产的必须的生活资料。然后,再进一层是人们享受需要的生活资料,如高级食品、美味佳肴,再进一步则是发展资料,如增长知识、美育、音乐、体育、美学艺术等人们发展所需要的物资资料。
按消费的具体形式分类,如按吃、穿、住、用、行、烧等划分的消费结构;即吃的消费资料、穿的消费资料、住的消费资料、用的消费资料等。
还可以按满足消费需要的档次和收支的水平,可以把消费结构划分为低层次消费结构、中层次消费结构、高层次消费结构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指生产的发展,其中理顺分配关系,发展商品流通,重视消费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提高,这也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有机联结所必须的。
我们应该使人们消费的消费品有一个合理的协调的结构,从而体现消费质量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人们需求结构来调整消费品的生产结构,从而调整产品与产业的结构,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
人们的消费发展动向,主要表现在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效果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就消费结构而言,在总的消费资料中,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将逐步下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所占比重逐步上升。
在吃、穿、住、用的内部结构,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从吃的方面看,逐步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消费水平愈高,人们愈讲究究营养、味美和方便。对主食的需求将会下降,对副食的需求将会增加,对加工食品特别是深度加工食品以及风味食品、营养食品、疗效食品的需求将会上升。
从穿的方面来看,人们逐步由穿暖向穿好转化,愈来愈讲究穿着式样、花色、质量和装饰,对中高档穿着用品的需求量会逐步上升,对棉布的需求量会逐步下降,对化纤、毛料的需求将会大幅度的上升。对成衣、针织服装、款式新颖的时装需求量也会大幅度的上升。
从用的方面看,逐步由对一般日用品的消费需求转向对高档耐用消费品、文化娱乐用品、享受发展用品的需求;逐步由对手工用品、半机械用品的需求转向对机电产品、电子自动化产品;逐步由单一功能用品的需求转向多功能产品的需求。从住的方面看,人们将逐步转向讲究住的设施配套,室内装饰美好,讲究房屋质量和居住环境的优化。
消费结构包括个人或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两大类,在这两大类消费结构中,家庭消费结构是基本的,它是社会消费结构的基础。第一是按吃、穿、住、用分类方法,第二是按消费品的耐用性和非耐用性划分,即分为生理的消费和社会的消费。
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收入和价格。此外,消费习惯以及产品售后服务消费知识等也会影响消费结构。消费者的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并且社会上也能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消费项目时,消费者的可选择性就有较大的自由。所以这样可供自由支配地收入所占的比重的大小和消费者收入水平有关,这也会对消费结构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谓消费方式就是指人们消耗生活资料的方法和形式。就吃的消费方式来看,可以从吃的对象来划分许多不同的消费方式,如是以粮食为主,还是以肉类蔬芽等副食为主。从消费者本身来划分,其消费的方式又可以分为在家里吃,或者饭店餐馆里吃,或在野外就餐等。消费方式是一种物资文化生活方式,即消费者如何与物资生活资料结合的方式。
消费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生产方式涉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立统一。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物资资料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消费方式还受民族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地理环境、职业、年龄、性别和个性的影响。
人们的消费方式受一定思想支配,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样一种消费,思想意识的不相同,审美观、价值观的不同其追求的消费方式也不同。例如文化消费,有人喜欢看小说,有人愿意看电视、电影,有人愿意听音乐等。由于消费方式是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那么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引起消费方式的变化。
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反映。是经济正常运行的枢纽,是推动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动力。从哲学的意义可以说商品流通的结构能够引导消费结构使之趋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