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开国元老李光耀,曾断言空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新加坡成功的秘诀是空调。他说:“空调对于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发明。也许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空调的出现让热带的发展成为了可能,改变了文明的本质。没有空调的话,只能在清早以前或者黄昏以后工作。”
乍听之下也许你不以为然,但细心一想,才知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空调,使人们,尤其是热带地区的人们,摆脱高温之苦,从根本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堪称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产品。
李光耀的话传达了一个真谛:基本的东西非常重要。这让人不由联想到棉花,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穿的用的,都有棉花的成分,甚至是为数不多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的人造商品之一。
棉花可以说无处不在,以至于人们几乎意识不到棉花是人类的一个伟大成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棉花,人类的生活将会是多么不方便不舒适。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恰恰是棉花构建起来的,现代世界起源于棉纺织产业。棉花的历史,就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因此,棉花一直被称为“神奇的花”,是“白色黄金”,这一切,在《棉花帝国》这部全球史杰作里有最新最全面的描述。
现代世界的起源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棉花帝国》从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无关紧要的事物:棉花,大众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揭开这个巨大的谜团。
《棉花帝国》的作者斯文·贝克特,是哈佛大学的历史教授,教授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美国资本主义历史、镀金时代美国史、劳工历史、全球资本主义课程,还是哈佛大学资本主义研究项目的联合主席,也是韦瑟黑德全球史计划的联合主席。他的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历史。
斯文.贝克特这种大学者写的大部头历史著作,一般人可能望书生畏,《棉花帝国》却是一股清流。作者以精妙的结构、波澜壮阔的描绘,时而冷静剖析,时而精湛勾勒,叙事引人入胜,让人犹如看小说般过瘾,欲罢不能。
而且贝克特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信息丰富,由点带面,观点独特,视角全新而无微不至,大框架思维,糅合了历史、经济、贸易、商业模式、社会制度等各个层面多个元素,读来耐人寻味,深受震撼,堪称史诗般的巨作。
年,《棉花帝国》荣获美国史最高奖项班克罗夫特图书奖及其他奖项,一时实至名归,好评如潮。全书篇幅近五十万字,主题宏大、内容浩繁。在此笔者从中提炼出五大脉络,让读者初步领略贝克特生花妙笔之下,那个由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的兴衰故事。
一、千百年缓慢发展、自产自销的棉纺织业
1.五千年漫长岁月
近年以来,棉花处在贸易活动的中心位置,是第一种全球性消费品。不过,人类第一次发现棉花纤维可以用来纺线,则要追溯到大约0年前,同时发生在印度次大陆以及南美洲秘鲁海岸一带。这些地区处于从南纬32度到北纬37度之间,最适宜棉花这种亚热带植物生长。
2.亚洲、非洲、南美洲各自产销
此后,棉花产业缓慢而持续地发展着。印度、孟加拉、秘鲁、埃及、苏丹等地区,以及后来的中国,千百年来不断改造棉花品种,使它越来越优良,品质越来越好。这些地区的棉纺织品技艺一直领先世界。
与其他纺织原料,比如亚麻、毛料、苎麻、丝绸相比,棉花是上好的布料生产原料,因为它柔软、轻盈、耐用、易于染色并且便于清洗。人们种植棉花,纺成线纱,然后织成柔软而精美的布料,加工成衣被等,御寒和防晒。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穿着手工制作的、精细美观的棉布织品,是身份等级的标志。
悠悠岁月,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棉纺织产业都是以自产自销的生态,小规模的家庭或小作坊形式,原生态地生存着。
二、一无原料、二无技术的英国何以逆袭成为棉花贸易中心?
直到年,欧洲仍然处于棉花产业的边缘位置,这里的气候过于寒冷与潮湿,不适合种植棉花。欧洲人穿的是亚麻和羊毛纺织品。用圣雄甘地的话来说,就是“欧洲还沉浸在野蛮、无知和粗野之中。”
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来自南亚的精细美丽的棉纺织品,他们惊叹道:“完美得不可思议,要么是仙女的杰作,要么是昆虫的作品,但绝不可能出自人类之手。”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棉布到达欧洲,精美的轧光印花布和细平布吸引了欧洲正在崛起的阶层,他们有足够的钱,希望通过穿着这些漂亮的棉织品来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1.历史机遇
有需求就有市场,况且,千年一遇的机会似乎也正在偏向欧洲国家:
l首先利用海洋贸易,将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从15世纪开始
的大航海时代,使欧洲抢占了海洋贸易的先机。英国则通过海外殖民地不断
扩张,积累资本。
l其次是解决土地与劳动力的问题,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从原住民手里掠夺土地,再从非洲贩卖奴隶,获得廉价的劳动力。1年后的三个世纪里,超过万奴隶从非洲被贩运到美洲。仅仅在18世纪,欧洲人就从非洲贩运了超过万人。巨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在美国南部开发种植棉花成为可能。
l再次是技术革新,英国接连发明了飞梭、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欧洲各国也都派出工业间谍,到亚洲窃取先进纺织技术。
l然后是消费问题,非洲的统治者和商人经常要求用棉布换取奴隶,使得棉纺织品因为奴隶贸易而增加需求。
l最后,是国家政权的扶持。资本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还有背后的制度与支持。西欧国家创建一系列金融工具对民众征税,创造了一个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便于通过支付薪酬来动员劳工。英国更有强大的海军和诸多机构,能够建立并保护全球市场、监控边界、保证土地的私有权力、确保海外合约得以执行。
大航海时代2.新的格局
年左右,英国人开始仿制印度棉布。短短的几十年间,一个整合、集中、等级森严的棉花帝国,就颠覆了千年以来全球各大洲原有的各个分散、多中心的棉花世界,
直到年,欧洲和北美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低于印度和中国。但随后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切都势不可挡了。
欧洲的企业家野心勃勃,他们背靠国家政权,运用廉价的奴隶劳动和受薪工人,整合新型机器和技术,创造出跟与往完全不同的贸易、生产和消费的有机体,重塑了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棉纺织业。
年,英国一家报纸称棉花产业为“工业史上无可比拟的奇观。”数量惊人的巨额财富流入英国,英国好几座城市都因棉纺织业而兴旺繁荣,如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
曼彻斯特是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年,英国利物浦棉花协会成立,并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一直是全球棉花贸易的重要枢纽,连接着美洲、非洲和亚洲棉花种植者与欧洲制造商及全球消费者。
棉花产业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世界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制造业的巨大飞跃。终于,在年,白色的棉铃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体系、第一个全球整合的制造行业,主导中心在英国,一个不适宜种植棉花、几十年前只有毛纺织业的国家。
珍妮纺纱机
三、哪些独特因素成就了美国这匹黑马?
1.天时地利
新机器不断发明出来,纺纱产量迅速增长,导致价格下降,刺激消费上升,棉纺织品曾经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可以消费的商品。
英国的棉花产业这种爆炸式增长,产生了一个令资本家头痛的问题:哪里有足够的棉花以满足日夜轰鸣的工厂?当时,法国的大批棉产品制造商向法国皇帝呼吁,要求在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种植棉花:“殖民不是为了棉花,棉花是为了殖民”,“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在能够生产棉花的国家(及殖民地)开展棉花种植。”
与以往的毛纺织和麻纺织不同,英国制造商的棉纺织原料完全依赖进口。当时的情况就是,技术来自亚洲,产品销往非洲,那么原料,需要从另一片大陆获取。
就这样,美国像一匹黑马闯了进来。因为这里有适宜的气候、广阔的土地,有千百万青壮年且廉价的劳动力——奴隶。控制着土地和奴隶的南方种植园主,嗅觉灵敏,他们迅速开辟了一片新的出产棉花的土地,并由此开启了全球棉花历史的新篇章。
美国南方种植园
2.军事-棉花综合体
在高涨的价格刺激下,南部棉花种植面积迅速扩张,给奴隶和土地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棉花种植属于“劳动密集类型”,奴隶制对于棉花帝国来说,跟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一样重要。
但奴隶制是不稳定的。“一群不满的奴隶生活在暴政之下,每天都有爆发动乱的危险。”与世界上其他棉花产地不同的是,美国的种植园主不仅有不受限制的土地、劳工和资本供应,还有着强大的政治权力。
年美国爆发内战前,美国在棉花帝国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显然,美国经济的崛起建立在棉花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奴隶制的脊背上。暴力是奴隶制种植园的特征。此外,国家及军事部门占领新的领土、清理荒地、建造新的基础设施等,使美国的棉花综合体进一步扩展。
年,美国棉花出口额只有万美元,到年,棉花几乎疯涨了8倍,达到1.92亿美元。
1年至年间,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原棉贸易渠道增长了38倍,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贸易量在同期增长了倍。
四、历经工业革命和全球化后,棉花产业在20世纪重回南方
1.大分流带来拐点
棉花帝国促进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同时全球化又加快加强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及其他如铁路、钢铁等工业领域的进步。
如果说围绕棉花产业,诞生了工业资本主义,那么,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就是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缓慢的经济增长,忽然间,在欧洲,经济引发了爆炸式的发展,一小部分人在18世纪末期,变得非常富足。
后世学者观察到其中的奥秘,将这几十年称为“大分流”。具体地说,这是工业化国家和未工业化国家、殖民国家和殖民地国家、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的分裂。
英国夺得棉花产业主导中心后,变成了世界工厂,棉纺织品是主要出口产品,每年出产世界上60%以上的纱锭。但是,到了年,下降到43%,年下降到34%。
与此相反,亚洲在这阶段,生产的纱锭数不断攀升,20世纪,世界棉花工业回到了它最初起源的地方,即全球南方。
棉田
这是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变。深受资本家压迫和剥削的欧洲和美国的工人组织起来,为缩短工时、提高生活质量而抗议、罢工。西欧、北欧和美国东北部的工人工作时间越来越少,棉花工人要求:“再给我们一个小时!再给我们家庭一小时!再给我们生活一小时!”他们的集体行动增加了劳动力成本,使得其他地方的低工资生产者更具有竞争力。
全球南方的资本所有者开始意识到工业资本主义的利润潜力,并在自己的地盘发现了机会,即低成本劳动力和纺织生产经验丰富的工人,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工业化的成功模式,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奋起直追,由此重塑了全球经济的地理格局。
2.长期趋势
全球南方指的是棉花种植带,包括美国南部、南美洲、印度、埃及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年代,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始运营,年代,棉花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上海正在迅速成为远东的曼彻斯特。”
年,12月的一个寒冷的早晨,一群人聚集在有一百多年辉煌历史的利物浦棉花交易大楼前,准备拍卖交易所里的贵重家具,而大楼本身在一年前就因为生意不景气被卖掉了。产生了巨大利润的强大的棉花帝国至此曲终人散。
利物浦棉花交易所
而全球南方的棉纺织业,正以新的经济结构和体系,蓬勃发展,延续至今。
五、全球化大时代下艰辛而坚韧的普通人生
棉花帝国是人类野心与技术的伟大成就,它改写了历史。但我们不要忘记它的创造者——普通劳动者。最难忘的是劳动者的艰苦奋斗,最应该讴歌的是时代洪流中涌现的无数能工巧匠,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浇灌了整个棉花帝国。
1.能工巧匠
中国自古就有“男耕女织”的传统。据说,当今上海女性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应归功于棉纺织产业。早在元朝,黄道婆到海南崖州,带回先进的纺纱织布技术。在她的带领下,上海松江府的纺织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日本、东南亚和英国等,享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
当时,女子纺纱织布,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一些纺织巧手,叫做“顶价姑娘”,媒人盈门,身价倍增。到了明朝,江南一带纺织业已非常发达,引发了中国的“棉花革命”。
黄道婆
2.童工、女性与奴隶
当时的英国,每六个工人中,就有一个受雇于棉纺织业。而多达一半的棉花工人是孩子,因为儿童劳动力非常便宜,工资相当于成人工资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且相对听话,不大可能反对极其重复和枯燥的任务,即使敢于反抗,也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惩罚。
年在曼彻斯特的一个工厂里,名工人中,16岁以下的童工有名,占总数的45%。童工们每天在震耳欲聋的机器前工作10到12个小时,有的还要上夜班。
有些则作为学徙,无偿地为工厂主劳动。当时的报纸宣称:工厂是儿童们最好最重要的学校,把这些儿童放在街上情况会更糟糕,所以纺纱厂使得孩子们远离了危险的道路。真是赤裸裸的谎言。
此外,女性、奴隶也是棉花产业的主要劳动力。事实上,18和19世纪,棉花制造业都是由女性主导的,她们拿着极低的工资,每周工作6天,每天14到16个小时,工作环境潮湿、多尘、噪音巨大,“织工的悲惨现状无法用言辞来形容。”
美洲奴隶是棉花帝国的主要苦力,他们终生被圈定在棉花地里,棉纺织品销量越好,他们的日子越难熬,稍有懈怠就被监工用鞭子抽打。
没有这些受苦受难的童工、妇女和奴隶的劳动,棉花帝国将永远不会建立起来。
童工
总结:
以上是棉花帝国的五大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棉花帝国构建经济全球化,棉纺织品缔造现代世界。
一切俱往矣。当今世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潮流滚滚,势不可挡。
优秀的历史书,会让人借古知今,发人深省,《棉花帝国》正是这样一部巨作,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现代世界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或许我们会从中触发更多的灵感,窥见财富的密码和发展的路径,也似乎能够领悟到,为什么移动支付、电子购物中心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出现在诞生计算机的美国。
尽管现在化工纤维已日益壮大,棉花的地位和作用已不复当年。但逝去的棉花帝国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和丰厚的遗产,那就是人类共同走过的这一段艰辛曲折而又蕴含无数机遇的历史,将永远铭刻在天地之间,融入人类生生不息的奋斗基因之中。人类的宽广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织在绚丽多彩的棉纺织品中,顽强不屈的韧性也将源远流长。
如果棉花所引发的资本主义全球化,尚有许多令人遗憾的剥削和奴役,那么,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向新的方向努力。人类既然能够创造出充满生机的棉花帝国,也一定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数字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