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与开物南海制造走南洋南方新闻网

登上从广州飞往曼谷的航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印在座椅后面佛山某知名陶瓷品牌的广告。这样的开端,注定了此行的焦点,绕不开“制造”这个关键词。

在泰国和缅甸,乃至整个东南亚,“南海制造”的身影不仅存在于古老的会馆内,还逐步融入海外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大到全屋定制家具、中央空调,小到一块陶瓷、一件内衣,处处都可寻到来自岭南的踪迹。它们的背后,是一个以广府华侨为中心、开放拥抱世界的跨海商贸网络。

多年前,越南归侨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开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先河,南海也由此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地方;如今,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内的南海,通过海外设厂、技术输出等方式,也逐渐站上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潮头,在东南亚建立起生产与商贸协同共振的跨海贸易圈。

从开眼到开物,“南海制造”走南洋的故事,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撰文:沈梦怡阎锋王雅铄王谦

摄影:戴嘉信

1连接世界的商贸网

“暮鼓晨钟同觉悟,欧风亚雨雨调和”,正门两侧的一副对联,道尽了穗城会馆的百年沧桑。始建于年的穗城会馆,距今已有年历史,是越南众多华人会馆中规模最大、建筑装饰最为美轮美奂的一座。

在馆内众多古迹、文物、壁画之中,一条蓝绿主色调、诉说着封神演义故事主题的瓦脊,经常会吸引来访者的目光。去年10月,越南胡志明市的华人后裔、陶瓷研究者刘金钟在佛山祖庙博物馆找到了它的基因——两条颇为相似的瓦脊,无声地诉说着年前“石湾陶”漂洋过海的曲折经历。

同样的发现也存在于泰国缅甸的广肇会馆内。在这里,记者一眼便认出屋脊和房梁上的金漆木雕。那些刻画着传统神话故事和粤剧形象的雕花,至今仍栩栩如生。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来自中国。”行走于这座多年历史的古老会馆中,广肇会馆总干事周锦鑫十分动情,“所有的漆金木雕和花岗岩,都是从广东绘好、刻好,再用船运来泰国。”

早在十六七世纪,大批南海人就开始到南洋谋生或经商。承载着对故乡的满满思念,华侨们用来自故乡的建筑材料,亲手搭建起了一间间会馆,成为了“佛山制造”在海外最牢固的存在,也成为了佛山参与南洋商业网络建构的代表性符号。

以会馆为依托,部分南海侨民们又开始寻求起与故乡的贸易往来合作。他们一方面向广东出口南洋各地的原料、食品及加工品;另一方面,从广东进口生活所需的各类必需品,满足该地区为数众多的华人的消费需求。

这样独特的“外部经济”构成了南海与南洋贸易联结网的初期架构。石湾陶、佛山钟和缅甸玉的流通,就是三个鲜活案例。

在印尼,目前已发现生产于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的梵钟,就多达73座。而且,这些梵钟大多是“佛山造”。

在这些梵钟的铭文上,甚至可以找到来自南海县那些家族的名字。其中,“隆盛号”产钟年,是典型的百年老号。而另一家开办稍晚的“信昌号”,直到上世纪30年代,仍在生产出品。

缅甸玉的流通则是东南亚商品原料与南海制造技艺的完美结合。

缅甸盛产翡翠原石,是翡翠原石最大产地。上世纪七十年代,平洲玉器产业在平东村起步。陈氏三兄弟陈广、陈作荣、陈锐南开办了平洲第一家玉器加工厂——墩头玉器加工厂,点燃了平洲玉器加工之火。

首批玉器人在赚到“第一桶金”后,南海与缅甸之间的玉器产业来往更为频密。正因代代传承的开放、自律和冒险精神,平洲从一个小乡村,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缅甸翡翠毛料集散地、我国四大玉器市场之一、三大缅甸翡翠加工生产批发基地之一,集聚了0多家商铺、近0家加工厂和2万多名从业人员。

缅甸石、平洲玉、天下器,至今仍是市场佳话。

2“南海造”的新天地

在物料、资源交易流动的基础上,伴随着制造业的兴起,这10年间,南海制造开始越走越远,为这张贸易网增添更多内涵和延伸的可能性。

在佛山标美服饰有限公司(下称“标美服饰”)的缅甸工厂内,一箱箱从国内运过来的内衣原料,正等待加工成成品,发往世界各地。看着工厂内的一片繁忙景象,标美服饰董事长杨建伍很满意:“我们来对了!”

成立于年的标美服饰,坐落于“中国内衣名镇”南海大沥盐步,是目前南海内衣行业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之一,年标美服饰的出口额约1.13亿元人民币。

年12月底,标美服饰决定进军缅甸,投资设立了亚联服饰有限公司(下称“亚联服饰”)。去年6月,亚联服饰正式投产,目前正逐渐扩大产能,员工人数达人。

“在缅甸工厂支持下,去年我们实现了35%的营收增长,今年产值预计会翻一番。”杨建伍告诉记者,如今标美服饰迎来了很多新客户,“有些客户强烈要求跟我们合作,但我们实在没产能去应付他们的订单。”

在标美服饰的缅甸工厂步入正轨之时,在缅甸仰光北部的达度敢工业区,广东奥丽侬内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奥丽侬集团”)也正在兴建一座全新的生产基地。建成后员工人数将达到人,规模接近国内工厂。

“在缅甸,工人的工资加上社保、福利等,每月仅需约元人民币,是国内人力成本的1/3。”奥丽侬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尹桃文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完春节,我们计划把衣车运过去,并继续做开场的各项准备。如果顺利的话,项目会在今年的5月初投产。”尹桃文说。

标美服饰和奥丽侬集团的缅甸布局,书写着“南海制造”走向东南亚的新篇章。通过市场开拓、境外投资设厂、并购重组等方式,南海企业在缅甸、泰国、越南等地陆续开展国际化布局和产能合作,成为佛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

知名电视机制造商通和电子,就是其中的先行者。早在3年前,其已抢先一步赴泰国设厂。

“泰国工厂的投资额并不大,厂房是租赁的,以轻资产为主,主要的配件还是在国内生产,然后运到当地进行组装。”通和电子总经理助理周绍基告诉记者,目前通和电子的泰国工厂约有名员工,每年产量达万台,接近国内工厂的一半。

年,通和电子出口额约为10亿元,其生产的液晶电视已销往全球各个地区,包括亚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北美。

更多南海企业也在陆续加入这一网络,以东南亚为阵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南海企业的身影也日渐增多。

数据显示,年1月至11月,南海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为亿元,占同期南海区进出口值的32.8%;南海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有8家,累计投资总额4.35万美元。

3“海上丝路”看开放力量

在南海与南洋的商贸网络背后,创新资源的流动方向与速度也在发生变化。

南海最初是以承接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个过程。其中,贡献最大、名气最高的无疑就是陈启沅。

,广东南海县人陈启沅与兄长同在越南西贡堤岸(今胡志明市)经商,兄弟俩在当地先开设怡昌荫号,经营杂货纱绸,后又向当地政府承办堤岸怡丰饷当,10余年后,陈氏兄弟已成为堤岸华侨中的富商。

经商致富后,陈启沅并未忘记自己的“农桑梦”。在目睹国外用机器缫丝的效果后,他逐渐萌发出了在家乡创办机器缫丝厂的念头。此后,陈启沅陆续游历越南、泰国等地,耗时六七年反复考究“缫丝之器”和“缫丝之法”,最终完全掌握了这套新技术。

年,陈启沅征得兄长同意,携资回国,着手实现他的建厂计划。次年,在他的家乡,广东南海西樵乡的简村百豫坊陈氏本宅,第一家民族资本近代缫丝厂——继昌隆机器缫丝厂就此诞生。

机器缫丝厂,彻底改变了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谱写了中国纺织产业的新篇章。南海县最早的一批近代产业工人也随之诞生,由此简村机杼声声汽笛长鸣,男男女女卸下了身上的蓑衣雨帽,披上工衣,开始了长达30年的缫丝岁月。

同时,它也是近代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著名经济史学家汪靖虞说,中国缫丝业没有经历工场手工业的阶段,陈启沅直接引入资本主义的工厂化管理,推动广东民营企业管理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而中国金融支付手段的变革,也正基于陈氏子孙与顺德商帮的金融活动。

年前源自越南的那场纺织业变革,被载入史册;年后,由南海企业发起的一场技术新变革,也正在改写泰国家具行业的格局。

在泰国,提起Index几乎无人不知。这家泰国家具市场的龙头老大,在年推出了全新的定制家具品牌——Younique,成为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但鲜有人知道,Younique的背后,离不开南海企业维尚家具的全流程赋能。

“我们是采用‘维尚模式+泰国制造’的合作方式,维尚为Index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持,从企业制造车间、生产系统的改造,到材料、供应链的整合,再到设计和销售模式的更新,帮助他们搭建定制家具的产品体系。”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经理黄凯介绍。

在黄凯看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双方发挥自身的优势。维尚家具能牢牢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Index也能最大限度发挥品牌、本地生产和销售渠道优势,节约技术探索成本。

“我们非常满意目前的合作方式,希望能和维尚保持长久合作。”在泰国本地最大的一间IndexLivingMall中,Younique品牌运营总监Mr.Bom向记者透露,目前定制业务已占据其集团销售额的30%。得益于此,过去一年,集团整体业绩增长超过40%。

“南海制造”勇闯南洋的背后,一张互惠互利、共促创新的开放图景已经展开。

■现场直击

“心连心”收获

跨国的信任

凭借开放的投资环境、宽松的投资政策及人力成本优势,东南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但同时,也有不少赴东南亚投资的中方企业遇到不顺。

企业进入东南亚市场需要注意哪些风险?标美服饰董事长杨建伍对记者道出了他总结的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来亚联服饰,心相连。我常常提醒管理人员,要发自内心地热爱缅甸员工,与当地工人心连心。”

标美服饰在缅甸的投资,也改变了很多当地人的生活。谈及企业,一位缅甸本土的女工甚至感动地掉下眼泪。她委托翻译告诉记者,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很少有机会和老板直接沟通,但是内心深处她深深感激老板和企业。

在杨建伍看来,想在缅甸取得成功,成本优势等是重要因素,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科学的管理,同样不可或缺。

杨建伍认为,在做好人性化管理的同时,公司也依托大数据,研发了一套内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时查看亚联工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实现管理到人、管理到岗;亚联工厂还建立了独特的考勤系统,以及计件与计时相互搭配的薪酬制度,员工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工资,也可以看到额外工作所带来的额外薪酬,确保公正合理地分配。

“未来,我们会逐渐转变当地工人‘平均主义’的传统观念,培育‘多劳多得’的思想。”他举例称,一位年轻员工此前从事保安工作,每月工资只有14万缅元(约相当于元人民币)。但由于工作表现优秀,他进入车间工作,逐渐成为包装组组长,薪酬比当保安时翻了一倍多。

“他现在工作劲头非常足,有时候效率甚至超过了中国员工。”杨建伍笑着说。

■手记

依托广府华侨

在海外讲好

“广东故事”

站在拥有百年历史的广肇会馆内,笔者脑中浮现的第一形象,是百年前的一艘大帆船:帆船满载着各种木材、木雕、牌匾,从佛山起航,依靠风力,一路漂洋过海,最终抵达望眼欲穿的广府侨民手中。

侨民对于故乡情感的牵绊,是笔者此前所未曾想象到的深度。会馆则是他们共同的情感寄托。

凭借这一载体和连接器,东南亚地区的广府华侨们发展出了多重跨国联系与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与融通,这种来自民间的多重联系与多维交流合作,也成为近代南中国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场景。

在商业交往方面,数量众多的华人企业,从血缘关系出发,辅以乡土与文化认同,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及社会网络,对近代中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社会变迁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们不仅积极融入本地商业社会,也积极协助来自故乡的企业、企业家在异国他乡顺利扎根,为“南海制造”走南洋铺顺道路。

特别是随着中国海外移民人数的增加,贸易网络已经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贸易、移民、金融、企业经营、商人组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网络,功能更加强大,影响更加深远。

相关数据显示,海外有0多万华侨华人,其中有多万分布在东南亚。经过多年甚至数代人的艰苦打拼,他们中不少已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联系,还有丰富的生产营销经验,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优势。

这里恰好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航道辐射的地区,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广府华人华侨就是连接广东乃至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纽带,他们懂得应该怎样用双方都能听懂、听得进的语言和话语体系,在海外讲好“广东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