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一种兴起于东方的神秘宝石,不论你喜不喜欢玉石,都一定听说过它的大名。它号称玉石之王,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石的一种,属于硬玉。其名称来源不可考证,多数人认为它的名字来源于一种鸟,这种鸟羽毛的颜色非常鲜艳,雄性多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则多为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那翡翠是如何在中国发展并兴盛起来的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说起玉石就不得不提到明朝和清朝,这个时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玩玉、带玉之风盛行,其琢工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翡翠就是在明代中后期进入到中国的,在清乾隆时期因皇族的喜爱而得到发展,到清晚期道光至光绪年间,又因老佛爷慈禧太后酷爱翡翠而达到顶峰。在那个年代,翡翠都是达官贵人的专属品,人们都以拥有翡翠为荣,通过它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给翡翠以后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民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时局不稳,翡翠的发展进入低潮期,但不论是商贾、军阀和政客,大多还是继承了满清对翡翠的喜爱,宋美龄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局比较安定了,国家相继在北京,上海、南方等地建立了玉雕厂,中国翡翠市场才得以逐渐恢复,但是发展速度却是极为缓慢,远远没有达到兴盛的地步。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人们的生活普遍比较拮据,根本没有闲情逸致玩玉石翡翠,直到九十年代这一情况才有明显改善。
但在这一时期的香港和台湾,翡翠行业却重新焕发了生命力,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向上。因为香港和台湾的许多商界人士,都是从大陆过去的,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对翡翠的价值十分认可,相信翡翠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在经济条件变好以后,很多人都开始从事翡翠生意,把缅甸的翡翠卖到东南亚各地,极大的推动了翡翠产业的发展。
内地翡翠行业的蓬勃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那个时期缅甸的翡翠毛料大量涌进中缅边境,主要集中在云南的瑞丽、腾冲、盈江、大理这一带,很多广州、北京和昆明等大城市的玉器商人都会去那里进行采购。但是因为交通、经济等原因,普通大众对翡翠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年以后翡翠行业正式进入了飞速发展期。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赞叹广东商人的精明了,他们迅速的抓住机会进入翡翠产业,形成了以广州、揭阳、平洲和四会为主的中国最大的翡翠市场。
现今的翡翠早以家喻户晓,却也变得高不可攀,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成为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存在,翡翠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相对平稳的时期。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觉得还可以,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