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下脚料为镜,你照见了什么奇特

“格子,我在毛纺城做了一条裤子,你猜多少钱?”还没容我回答,闺蜜就兴奋地自揭了谜底:“只用了元,还是私人定制!”。这怎么可能?远近闻名的毛纺城以私人定制为主,人工费非常高,据我所知,一条裤子的手工费就是90--不等,她怎么可能用做一条毛料裤子呢?看着我疑问的表情,她又自豪地说:“我慧眼识珠,选了一块下脚料,也就是布头,不过,你可不要小看这块布头,你看,多么合体!”,她一边说,一边让我欣赏那条裤子。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为她的巧思称赞,小布头也有大价值!走进一本书,认识一个人,探索一个奥秘|《奇特的一生》不由地想起了我这周读的书目:《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是一个拥有多重领域身份的人,在有限的一生中,他创造了无数的成就。作者在探寻柳比歇夫成功之路时,发现他非常善于应用“时间的下脚料”。比如,他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不浪费每一分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不重要的会议上演算习题;出门旅行时,看小说、学外语等等。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京东查看已下架例如在年4月7日这天,他的记录如下:分类昆虫学——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这一天,柳比歇夫用休息的10分钟,分别写了一封信,读了一份报。类似的记录,在他56年的时间统计记录中比比皆是。在柳比歇夫的眼里,所有的时间都一视同仁,一样宝贵,“时间的下脚料”在他那里只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价值。他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时间应用积累起来,完成了一件件任务,尤其是英语的学习,主要就是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正所谓“泰山不辞微尘,故能成其高;江河不让涓滴,故能就其深。”下脚料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只要利用好,一点点积累起来,就能发挥大作用。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参加人大会议期间,写完了专著《仿射微分几何》,也是利用的“时间下脚料”,即每天晚上的零散时间。他说:“我把整段的时间称为‘整匹布’,把点滴时间称为‘零星布’,做衣裳有整料固然好,没有整段时间,就尽量把零星时间用起来,天天二三十分钟,加起来可观得很!零碎的时间,苏步青教授称它为“零星布”;《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称它是“时间的下脚料”。格拉宁:俄罗斯著名作家,曾获得俄罗斯“巨著奖”。其实,无论怎么称呼,都像是长者对幼儿的昵称,亲切自然真诚疼爱,视若珍宝,而非不屑一顾。无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零碎时间,甚至不但有,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看待它的态度,就是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人生的态度。所以,用好了这不起眼“时间下脚料”的人,就和时间交了朋友,最终成就了自己;轻视“时间下脚料”的人,与时间成了陌路人,只能够自吟自唱“时间都去哪里了?”你说“时间的下脚料”像不像一面镜子?镜子前的我,看到了那些流逝的分分秒秒,同时也看见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您呢?谢谢阅读,我是格子。#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