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变化讲述幸福故事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www.txbyjgh.com/m/
齐齐哈尔新闻网11月30日讯(佟占环)讲述人刘素娥,83岁,退休职工。张淑芝,58岁,刘素娥的女儿,个体经营者。赵丝淇,30岁,刘素娥的外孙女,个体经营者。每个人都希望婚姻幸福美满,但不同的人对婚礼的理解不同,有人崇尚奢华,喜欢婚礼有排场、有气派、有人气;有人崇尚俭朴,喜欢婚礼低调、简约、文明;有人认为婚礼应该是喜庆而高雅,简朴而时尚,清廉而高尚;也有人认为婚礼应该有掌声、鲜花、笑声、感动和幸福的眼泪……随着时代变迁,婚礼形式也随之改变。比如,五六十年代,新娘头上的红盖头、红脸蛋,新郎胸前的大红花,婚礼总是离不开红彤彤的影子;七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半导体收音机的“三转一响”慢慢向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件”转变;九十年代至今,年轻人越来越个性化,户外、仿古、西式、集体等等各式各样的婚礼,还有更加新奇的海底婚礼、空中婚礼,令婚礼形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龙沙区青云小区的刘素娥奶奶回忆说:“我结婚的时候啥也没有啊,那时候我老伴儿家里可穷了,记得结婚时就有一只箱子,还有一张三屉桌和一把木头凳子。”虽然没有聘礼和嫁妆,但是两位老人一生相濡以沫。“不怕你笑话,我和老伴儿从认识到结婚其实就见了三四面,真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的媒人其实是我二姑姐,她家与我家是邻居,那时都住平房,没事就串串门。我二姑姐经常来我家,说她的弟弟如何如何好,就这样,我俩儿就见面了,见了三四次面就结婚了。处对象期间逛过街,就跟做贼似的,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挽着胳膊搂着腰,我们俩儿是一前一后装作不认识,生怕熟人看到让人笑话。我和老伴儿的结婚照是一张黑白照片,婚礼是在他家院里办的,买几斤糖,找人做了几桌菜,我们俩儿就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结婚了。那时的婚礼大都极其简朴,办一场又热闹又体面的婚礼只需一二百元。礼金大部分都是两、三毛钱,邻居和同事很多都送床单、暖水瓶、脸盆什么的。我记得我结婚收了许多暖水瓶和脸盆,我都拿报纸包好留着,别人结婚就不用买了。”“好了好了,妈,你就别忆苦思甜了,该我说了。”听了母亲的回忆,张淑芝插嘴说,当时两家都是做点儿小生意,经济条件比较好。丈夫家的聘礼是自行车、黑白电视机、手表,我的嫁妆是洗衣机和一对大皮箱子,压箱底儿的还有呢子、毛料。现在感觉是有点儿土,可是在当时那是最时髦的。我俩还到照相馆穿上婚纱和礼服,手里捧着塑料花照了一张结婚照。喜宴是在单位食堂办的,结婚前一天,我还烫了一个当时很时髦的‘爆炸头’,结婚当天我上身穿的红色外套、下身是一条红裙子,很喜庆,他穿了一身黑色西服,打着红领带,很帅气。张淑芝说,我结婚时那些聘礼和嫁妆是绝对有面子,可没过几年就不行了。“我弟弟结婚时,那得有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三金’,就是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这些结婚时一样都不能少。他俩儿的婚纱照就花了近一千元,而且是在酒店里请上几桌,有气球鲜花,还请来司仪主持婚礼。结婚第二天,俩人就旅游去了。你再看看我姑娘结婚,那就更比不了喽。”“老妈你别说了,让我自己说。我结婚前和老公先去影楼定了一套漂亮的艺术照,去大连拍的。婚礼车队都是朋友帮着张罗的,清一色的奥迪车队,婚礼当天所有的事儿都是婚庆公司操办,我们都不用操心,我俩就是提前几天去彩排了一下。三天回门后,老公就带着我去度蜜月了。”赵丝淇一脸幸福地说。从简朴到奢华,从单一到多元。单从婚礼这方面就显示出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档次在不断提高,不断充实,也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更深刻的变化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思想更加与时俱进。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也许在将来会出现更大的变化,但是,这些曾经的甜蜜,将会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