奘罕路重新响起诵经和音乐声的时候,事情变得有点稀罕。这条全长米的南北向道路,位于云南瑞丽姐告边贸区,和缅甸最大的边境口岸木姐口岸毗邻。它衔接了姐告口岸的两个通道,两旁的树化玉加工、玉石报关和跨国物流店铺仍在歇业,长长的树化玉毛料四处堆放,有的贴着“铺面转让”。这里沉寂了三年。声音来自姐告佛寺,这条路的最中央。2月2日这天,风吹过,佛寺顶上的铃铛就“丁零丁零”响了起来,七八米长的大红毯铺开,用傣语写的结婚海报还差一角没贴,全寨人穿着新缝的傣装、簪着鲜花,来聚会。2月2日,盛装出席婚礼的人们聚集在姐告佛寺。新京报记者徐杨摄这是疫情三年后,姐告的第一场婚礼。傣族人信仰佛教,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这处佛寺仿佛是当地人生活的锚定点,见证了所有重要或平常的时刻。当仪式里的欢笑声向四周弥漫开来,当地的正常生活也由此重启。团聚2月2日早上9点,姐告佛寺,一对新人跪坐在自己亲手制作的心形玫瑰花篮面前,接受亲朋好友递来的被褥等礼物,接受长老们“好好过日子”的叮嘱,也接受祝福的经文,接受菩萨的注目。新郎阿明的动作有些笨拙,他不太懂傣族的仪式,身体倾向妻子阿叶,学着她的姿势。这场婚礼来得不容易。通过朋友介绍,两人相识于疫情肆虐的年份。阿明在瑞丽市区上班,后来去边境村寨参与疫情巡防,阿叶住在姐告,防控措施严格起来,见面是奢侈的事。能出门的时候,阿明会在工作间隙往返50公里去看阿叶,但也只是在姐告大桥上隔着铁丝护栏望一望。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他们选了傣历的黄道吉日。举办婚礼这天,阿叶的弟弟岩沸也忙前忙后,铺开婚礼海报、记录宾客姓名、挪动遮阳棚。他没想到自己还能亲身见证这场仪式,半年前,姐姐订婚的时候,他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