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高山之巅,左手景洪,右手勐海,天气晴朗之时,两座城池依稀可见,让人心生“手提两京”的豪迈。如果再加上幻化显著的流云和云雾,吹上几次让人心旷神怡的风,这就真算是人间仙境,属于理想的山居之地。
对,这里就是被誉为“古茶第一村”的南糯山,一座区隔景洪和勐海的分水岭,在森林之中,生长了绵延不绝的古茶园。而哈尼族作为山里的常驻民族,和古茶园世代相知相惜,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表露无疑。
上山之路
南糯山,平均海拔多米,一进山中,就能感受到习习凉风。山路绵延弯曲向前,路两边的树木生长的郁郁葱葱,坐在车上,放眼望去皆是绿色,一排又一排的树被甩在车后,而前方还要穿过一片片幽深的森林,真有一种在森林中穿行的感觉。
向导告诉我们,现在算是好的了,现在上山的路都修成了水泥路,游客上山能够轻松一点,原来,所有的上山路都是泥土路,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时道路泥泞,让每个上山的游客或寻茶人都叫苦不迭。我们在向导讲述的古老故事中驱车稳步向前,打开车窗,会发现车越往上开,所感受到的丝丝凉意越明显。很快就来到两个寨子分叉路口,左边是半坡老寨,右边是前往多依寨,路边竖着一块块牌子,上面写有:『全球古茶第一村』。
我们驱车前往半坡老寨开去,然后在树荫下,到达半坡老寨,这次的目的地。
南糯山历史
据村民介绍,南糯山是云南最早开展机械制茶的地方。年,白孟愚在此建立南糯山制茶厂。机器从英国进口,从缅甸景栋用牛车人力运抵南糯山,用了近半年时间;年茶厂投产,年产机制茶约担。年,这里发现树龄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无奈之后仙逝,后来人们在附近再立“新君”,接受朝圣者的膜拜。南糯山就那么发展起来了。
在南糯山,一直流传着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
第二个传说是: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水土不服,生了眼病,诸葛亮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因而也有人称南糯山为孔明山。
实际上,诸葛亮征南中是没有到达滇南的,所以诸葛亮植茶只是一种传说,不能当真,但其也说明南糯山是具有种茶历史的。直到南昭时期,布朗族的先民还在此种茶;后来布朗族迁离南糯山,遗留的茶山被哈尼族继承;根据当地哈尼人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57至58代,大约已经历多年的时间。
探访古茶山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去参观了半坡老寨的古茶园。从寨子出来,开始步行爬山,进入掩隐在茂密森林里的就是难以数计的古茶树,盘根错结的古茶树透着幽古的茶韵。地上腐植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向导介绍说,在南糯山1万多亩的古茶园中,半坡寨有茶园亩,古茶园亩,年以上的古茶树占了大多数,置身其中,触摸茶树,仿佛能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气味扑面而来。
站在高山之巅,看着成片成片的古茶树交相辉映的成长在一起,又不得不对勤劳肯干的爱伲族人表示折服,这些古茶山,经过了最初的茶叶掠夺,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生长,不断完善自己,才有了如今的盛况。突然想到了一句宣传标语:“要想富,先种树。”现在想想,这句宣传标语不是没有道理的。种树,是古人留给现代人最珍贵的财富。
除此之外,我也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谁能想到,茶,这个以前生活中不起眼的伴侣,在现在却和当地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这样的超前意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且景仰的。
但是,虽然云南盛产茶叶,但是很多茶乡都山高路远,所以,要想发展当地经济,光有好茶还大大不够,把路修好才是茶叶变茶为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修路,仍然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品茶鉴茶
离开茶园再回到当地茶农家,品饮一杯半坡老寨大树茶春茶毛料,只觉得茶香高扬,气韵悠长。刚入口,微微苦涩从舌尖慢慢扩散到嘴里,苦未尽,甘已来,津液徐徐如泉涌,茶汤之厚重油然而生。这就是古树茶的魅力,这就是半坡老寨茶的至纯至柔至正。
总体而言,鉴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从外形上看,古茶树条索紧结,色泽墨绿润泽,显毫;
从汤色来看,主要以金黄透亮的汤色为主;
轻嗅其香气,能够感受到高昂持久的蜜香充斥在自己的鼻尖;
品尝其滋味,能够感受到醇滑回甜的滋味在口中充斥;
而观察其叶底,能够看见叶底的完整性,且其具有柔嫩性。
茶叶质量虽好,价格却并不太贵,每公斤-元的价格,不仅使其更接地气,也使其所显示的性价比更高。
茶之感悟
在高山之巅,喝一杯好茶,领悟一段未曾经历的人生,也算是喜哉,妙哉!
探寻南糯山半坡寨,探寻古茶园的秘密。虽在深山之中生长,却未曾放弃接触阳光的机会;在崇山峻岭中与日月争辉,在岁月变幻中不断成长,在无言的奉献中,完善自己乃至升华自己。这样的古茶园,像一个老者一样,给予我们启迪:即使处境困难,依旧要向上攀岩;即使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