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最拉风的是军装澎湃在线

                            

那些年,最拉风的是军装

图说:电视剧《血色浪漫》剧照

“老七,阿三想要小陵的那件军装”,二伯伯指着窗外竹竿上晾晒的一件湿漉漉的军装道。

老七是我父亲,排行第七。阿三是二伯伯家大我两岁的三儿子,小陵就是我。

那是年秋天,客居杭州。从南京回杭途经上海,住长乐路二伯伯家。堂兄看中了我刚换洗下的那件“老八路”军装。父亲没有二话,让阿三如愿。可怜那军装还未干,“产权”就归了他人。

我们说的“老八路”军装并不是八路军的军装,而是年实行军衔制时的军装,也叫“55式”。这军装不是草绿的,而是淡黄显白;纽扣也不是“光板”的,就是扣面上没图案;而是镌刻着带有“八一”字样的五角星。在衣肩近臂膀处有个衣襻,对应的是靠衣领地方,用来配挂肩章。那款军装还有秋冬季的,颜色土黄近咖啡。这种样式的军装,可是军装中的上品。一是有了年代,物以稀为贵;二是有点身价,这身衣服是属于老革命的;三是不可再生,原版军装穿一件少一件。

那些年,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解放军的军装是天底下最时髦的服装。我与广大人民群众一样,最爱的是陆军上下一身绿的军装。

军装成为当年时尚的原因不复杂,就像那会儿流行的一首歌所唱,“是谁帮咱们翻了身哎?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哎?”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变了样,我们的幸福乐无疆”,要感谢亲人解放军。曾有这样的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

军装流行的另一个原因,是战争年代只穿过红军军服、在和平年代拒绝授衔的毛主席,在那个年代常以一身绿军装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这种影响力是无穷的。

图说:作者中学时代军装照

比较幸运的是,在军装最走红的时期,我是不缺军装穿的,而且是老款新式都有。父亲自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在部队工作到70年代后期才转业。所谓新式军装就是年取消军衔后的“65式”,官兵的区分在衣袋的多少。战士只有上面两个小袋,干部在上衣下方多了两个大袋。排以上干部都穿“四个兜”的军装,一直到中央军委主席。

我穿第一件军装是在小学六年级,是父亲的“55式”旧军装。军装太长,母亲就把衣服下摆卷起来,用线逢上。上中学后,“55式”“65式”都能穿了。在军装左上衣袋反面,印着长方形黑框,其中一栏标着军装的尺寸,我穿“副二号”。

新军装也有上品,那就不是布面料了,而是上世纪70年代初推出的“三合一”军装,就是化纤的确良。与传统相比,显得轻、薄、挺、亮。缺点就是怕火,一不小心碰到了香烟的烟灰,就会烫出星星点点的洞来。院里的大人说,打仗是不能穿的。

图说:作者(左二)与大学同学,四人中三人穿军装,而在东海舰队当过兵的同学没穿

穿军装也讲搭配,是否“懂经”就看搭配。穿军装绝不能配小裤管的裤子。鞋子也很有讲究,得是北京产的黑灯心绒面镶黑皮边的塑料底松紧鞋,其中白塑料底胜于咖啡底;更有腔调的是黑色两接头低帮或高帮军用皮鞋。冬天的一种穿法是把军装套在呢军服外,或是套在毛料衣服外。

因为爱得深,就出现大批仿制军装。毕竟不是每家都有人当兵,或者有当兵的亲戚。仿制军装除了自己缝制,某些地方店里也卖。但仅从面料的颜色上就可以区分,仿制军装的绿色看上去较艳,如同嫩草色。

还有的军装是正品,但是经过了加工改造——把只有两个衣袋的战士服,自己在下面添上两个衣袋,改成了“四个兜”的干部服。班里有几个同学就穿着这样的军装,自己给自己“提了干”。但这种“干部服”很容易暴露马脚——正品干部服上方衣袋的袋盖没有扣缝,扣子藏在袋盖底下;而战士服上衣袋的袋盖有扣缝,扣子是露在外面的。改造的干部服都把袋盖原来的扣眼缝了起来,这样,被缝起的扣眼,就像两只眯起来的眼睛,暴露了主人改造军装的“秘密”。我私下揣摩,袋盖的这一细节,估计就是军装设计者埋下的伏笔。不然的话,提干和招摇撞骗不就是太容易了么?

图说:作者穿上了最酷的呢军装

问我借过军装的,只有中学的老阙同学,他现在是北大的博导。他上台跳《鱼水情》,扮演野营到山村的解放军,借了我的军装,还一并借了军用皮带。另一位孙同学,谁与他好,就借出他父亲的呢料军大衣让人过把瘾。

说到军大衣,我还曾有过不愉快的记忆。母亲内部买来一件海军的军大衣,父亲却送给了我另一个堂兄。那时我想,我是不是他亲生的呀?后来,父亲拿出的他的将校呢大衣,给我改了一套呢军装,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还穿着,看来还是他亲生的。那个时候,穿军装的已经不多了,在我上班的永安大楼下的华侨商店门口,“打桩模子”(上海话,指无许可证设摊做生意的人。又指掮客、投机倒把、炒卖外汇、证券及贩卖外国香烟的人。该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编者注)多还穿着“65式”军裤,因为裤袋大,便于他们装百元大钞。

在军装风行的日子里穿军装,当然是“扎台型”(上海话,“出风头”的意思。编者注)和“拉风”的事。但除了赢来羡慕,“扯大旗做虎皮”的事极少。记忆里那时冬天洗澡不便,就到部队的浴室。看管的战士见你一身军装基本不问,遇到认真的会问是哪个单位?这可难不倒我们,很容易搪塞。有时穿着军装也被误认为是当兵的,年慰问团去河南灾区,我跟着父亲部队的电影队打杂,看我穿军装,就有人问,你是新来的?

就像没当过运动员,倒也穿坏了几套运动服一样。这辈子虽没当过兵,却也穿破了好几身的军装。可以说,绿军装是我至今唯一的“制服之恋”。

来源:上观网作者:袁念琪责任编辑:侯卧松

-10-:

原标题:《那些年,最拉风的是军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