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翡翠,从发现到今天,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由于稀少的美丽不可多得,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
今天,小编带你在翡翠原石的发现、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在云南从事翡翠行业的前辈在很长的时间中创造和传播的用于描述翡翠的专用术语和相对应的解释。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深沉而凝重,在距今约八千年的中国北方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北方各民族对玉的理解、崇敬、加工技艺和玉文化的源头。
而在南方,以浙江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出土玉器,反映了距今约六千年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先民对玉的认识和使用。
几千年来,玉这种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在中华各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原始社会,玉作为一种使用、挑选、认识而最后认定的精密的工具,逐渐形成装饰用的玉,而中国字中,玉不是很形象地说明是大王挂在腰间的那一块石头吗?
古时,玉和王都是通用的,到了奴隶制社会,玉成了领主,奴隶主用来沟通人与神的神秘祭器和礼器,苍壁礼天,黄琮礼地的理念,更平添了玉的神秘感。
而到了封建社会,玉又作为皇帝、王侯、将相的专用器物,而且不同等级使用不同的物件,更使玉这天赐神物在中国人心中产生了神秘感、敬畏感和崇敬感。
翡翠,于明代晚期翡翠才普遍为国人所认识并且在清代盛行;但对其的记录、研究的资料甚少,见诸于记录和科学论著也只是近百年的事情。
那么在翡翠原石从发现和开采、加工、相玉、雕琢和佩戴方面,中国的先人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欢迎各位行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关于翡翠的命名
明代晚期,由于明王朝出于巩固边境的需要,将山西、浙江一带大批军人调派到云南,随着地方恢复平静,军人解甲归田,与当地人结亲生子,逐渐繁衍,这些军人中许多是工匠出身。
利用云南丰富资源制作银、铜、铁器,赶着马帮翻过野人山到雾露河一带出售,并且因要称驮将当地捡到的好看石头驮回,经过钢丝加砂切开后见外红内绿,看似云南腾冲一带水边常见的翡翠鸟,因之将这种石头也称之为翡翠。
因此,在所有玉石中唯有翡翠从羽旁,而非玉或者是石旁。
二、翡翠的开采方法
1、冲苗法
当挖玉人认为矿区地面较薄时,便利用抽水机引水冲淘,然后跟着冲水的痕迹进行挑拣,把露出地面的大石头用铁锹挖掘出来。此类方法在那莫坎场区常用。
2、打捞法
古时,挖玉人为了打捞水中的原石,一般衔通气胶管、眼罩、仿水镜等装备,潜到江河水塘中收集原石,然后将其打捞至岸上,分辨优劣及弃留。此类方法在沿伊洛瓦底江的场区至今仍沿保留。
3、挖洞子
挖洞子方法是直接往地下挖掘,工人往地底下深入挖掘,并用小篮子把开采出来的石头运到地面上,地面上的工人对石头进行挑拣分类,判断这些原石是否含有翡翠。如果在地底下挖到大个的翡翠就直接用水冲洗,看看其是否含有翡翠。
4、开塘法
指的是挖玉人不向纵深发展,而是横向浅挖开出一片鱼塘大小的坑口。一边挖掘一边挑拣石头,此类方法常见在新场口中使用。
三、翡翠毛料的鉴定
挖到的和水中捞到的毛石如何鉴定是否属于翡翠原石?旧时的鉴别方法均借助“经验”!
1、对于水石用一块铁皮放在石头上,将石头对着太阳,通过铁皮与石头相接触的另一面看阳光透到石头后,进去的亮度(透度)和颜色变化来断定翡翠原石的好坏。
2、对于半山半水石等有砂皮的原石则通过不同的砂发、颜色、硬度、粗细等来确定一块石头的好坏,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鉴定适用的“理论”。
3、对于黑皮料、乌砂料则先用铁刷子刷,再在灯光或者阳光下找出有色的迹象,这也算是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尽管没有科学依据,却非常适用。
四、翡翠原石的“开窗”
在缅甸翡翠产区和云南腾冲一带,有许多专门靠帮人将翡翠原石中有色、种好的部位擦出口子(或者叫开窗子)的师傅,经他们擦出的口子,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可以;
其他人若想在同一块料上找到另一处比原来擦的口子更好的位置,机率很低,这是一项祖辈一代代相传的技艺,密不告人。
五、关于翡翠从原石到成品一系列的名称叫法
翡翠的科学论述以前极少,关于它的文字记载出现约为年。而在此之前,翡翠早已成为国内畅销的玉石品类。
对于翡翠原石名称的叫法、砂皮的称谓、场口的命名、关于其质地的描述、颜色的分类和描述、制成品的分类、雕件上,有着许多包罗万象的中华文化的写照的描述等。在没有科学的定义取代或者即使有也取代不了的民间公认说法上都凝聚了许多翡翠界前人的智慧。
例如:种、水、色、工、皮、雾、俏色、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紫罗兰、春带彩、黄加绿、福禄寿以及揭阳工、北京工......都不一定科学,但是却很适用,因为它们已经在翡翠界约定俗成,这种带有云南本土的叫法已经成为不科学的科学了,也是非物质文化现象吧!
六、翡翠原石
翡翠原石,可以说是翡翠文化中的另一种特色,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仪器能准确测出原石内部的翡翠品质,它的好坏、绺裂、棉等如何?
于是,便产生了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翡翠原石目前没有固定的理论知识,但通过前辈们的看货经验总结,皮壳上还是有迹可循的。但是,过分依赖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实际上理论仅仅只是一个辅助,更多还是需要实战经验。
旧时,进行原石交易时,常是买卖双方在袖子里相互掐手指来讨价还价,这也不能不说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现象。现在,则是通过计算机或者是行内价格术语进行沟通。
最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翡翠所代表的美好品质,永不过时;“乱世黄金,盛世玉”,生于这盛世,愿每一位朋友都觅得属于自己的“美玉”。
▼
整理、编辑:曙徽翡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