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徐魏康。
年少时,他就产生了对奇石的痴迷。
等到稍微懂事一些,他就会去河道、沙场寻觅奇石。
他的家,距离南江不远,这里出一种叫黄蜡石的美石,颜色蜡黄发亮,质地极好的可以雕琢玉坠挂器。
每次出门去寻黄蜡石,经常埋头一寻,就是一天。
等他反应过来,天已黑。
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他的衣衫全湿透了,他也不觉得热。
回忆起曾经的岁月,再看看此刻的河道,恐怕再也找不到好石头了。
原石沙场都消失殆尽了,这是时代的变迁。
但是,每次徐魏康心情烦闷时,还是喜欢“钻”到河边。
即使寻不到好石头,但能亲眼看着那些石头,他就感觉心会静下来。
石头真是奇怪,它们不会动、也不会说话。
但是,他感觉自己好像就是能听懂石头在对自己诉说的什么。
石头的从容淡定,让他学会了一件事。
做任何事都要坦然!
等他稍大一些,莫名就从事了珠宝玉器行业。
在东阳当地,木雕技艺深入骨髓。
学一门手艺,在东阳人心里是根深蒂固的,放在古代,那叫可以养活一大家人。
或许是这个因素,年轻徐魏康南下学习玉石雕刻。
年轻人嘛,总是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学了若干年,他也不愿意一直做个学徒,脑子一热,便暗自随着师兄弟到缅甸“玩石”。
去了才知道,想着太美,现实太残酷。
但是,就是这种残酷,让他学到了很多。
比如,满怀信心淘到一块翡翠毛料石,就会期盼切开的模样。
只是,赌石的结果总是充满悬念。
即使是轻轻一刀,切割的深浅,破皮的一瞬间,似乎也会影响内部的成色。
但是,这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未知结果,却是那么令人向往。
切开后的一瞬间,可以开怀大笑,也可以黯然失色。
那一段赌石经历,让徐魏康豁然明白,这天下,不是所有石头都是价值连城的。
很多时候,它可能只是一块一文不值的普通石头。
但是,在普通的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十多年下来,与石头也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或许是身宽体胖,无事一身轻松。
徐魏康到了近几年,更是养成了大腹便便的外形。
或许是这个造型像极了弥勒佛,大家也叫他“弥勒”。
干脆在某一年的某一天,他直接将网名写成了“弥勒”。
他爱石,多年来,与石为伴,乐在其中。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老子的石头有几百吨。
这些年的玩石经历,让徐魏康领悟到,发现奇石的美,发现它的诗情画意,才是最有趣的。
闲暇时,他会泡上茶水,约上三五石友。
在他店铺里,一起品茶赏石。
闲话之外,还能一起切磋交流。
凡是接触过徐魏康的石友,都对他的奇石竖起大拇指。